阅读历史 |

第171章(1 / 1)

加入书签

他本不想用这种方式逼走金忆夏,可又别无办法。他一向不知道该拿金忆夏怎么办,如今他情绪也不稳定,只能想到下下策。-“我对你别有用心,图谋已久。”图谋已久……已久……久……耳边一直回响着孟念南说的话,金忆夏一整晚都没睡着,他抱着脑袋,都要疯了。翌日,金忆夏挂着乌青的黑眼圈,双眼无神地看着面前的鲜肉粥,坐在桌前发呆。小葫芦小心的伺候在侧。阿彤见粥都要凉了,便准备先撤下去了:“三公子,可是今日的粥不合胃口?你想吃什么,阿彤帮你做?”金忆夏摇头:“不必了,我没胃口。”之后金忆夏吩咐石天,多多注意外面的动向,这两日,他要待在家里,不见客也不出门。然而金忆夏还未因此事纠结几日,石天便传来一个惊天的消息。-红莲庄门口此刻就像炸开了锅一般,官差和庄内的门徒争执不下,皆因红莲庄的大门前,摆放着的九具尸体。那九具尸体死状凄惨,被整齐地摆放在地上。今日一早,被人发现,吓得差点丢了魂,赶紧报了官。因有人报了案,死的人数太多,又引来众人围观,造成了极大的恐慌,此事无法遮掩搪塞,小事化了。官府的捕头和衙役例行询问,并想要将尸体带回去,一开始红莲庄不愿配合,许是事情闹得大了,他们又改了口风,说愿意配合询问,且将尸体移交给衙门。其他门派听到风声,也跟着过来看戏,周围议论纷纷。金忆夏看着地上服饰统一的九具尸体,忽然想起上次暗杀自己,以及前去天宗殿频频骚扰的那拨人。他们虽没有暴露过自己的面容,服饰与武器也是市面上常见的,除了一样,也无明显的特征,但金忆夏曾注意到,他们衣襟上绣的暗纹,应该是特制的。市面上没有这种纹饰,仔细来看,倒是有点像是莲藕,或许这就是他们代表着的某种身份的象征。人群中,看热闹的帮派不在少数。石天不知从何处回来,在金忆夏耳边耳语了几句。金忆夏眉眼舒展,嘴角扬起,应了声:“知道了。”说罢,金忆夏给了小葫芦一个眼神,接着小葫芦便故作惊讶的大声说道:“呀!这不是当日暗杀三公子的人么。”

此话一出,引得众人哗然。当时金忆夏被人暗杀,金溪曾将此事闹得很大,还将抓住的那两个杀手的尸体,吊在了东门市集,金城人尽皆知。捕头听金忆夏这样说,便让一旁的衙役放金忆夏和小葫芦进来。问对方为何断定,这些人便是暗杀他们的人。金忆夏将当日暗杀他的杀手特征说了出来,又提了衣襟上绣的那暗纹之事。小葫芦在一旁帮忙补充,二人说的有理有据,条理清晰。一旁人听了,不禁揣测,想着是谁行此灭口之事,又为何将这几具尸体,放在红莲庄的门前呢?捕头听完,却道:“这样说来,金三公子,你们的嫌疑岂不是最大?”金忆夏先是故意吓了一跳,说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层,后面又忙自证道:“捕头大人若是怀疑,尽可去我府上查,我大哥虽是江湖中人,但统管金城派,治下严明,每日都会点卯。我二哥只顾着做生意,日日都宿在晓暮堂,捕头大人一查便知。我们金城派做事坦荡磊落,一定好好配合捕头大人调查。”且不说金城派在江湖中有些地位,金城城主金朗月可是知府大人都要礼让三分的人。若真是他们所为,只怕此案只能不了了之。金忆夏又道:“对了,我还有一条消息奉上。”【作者有话说】:金忆夏:我想将你喂胖点。孟念南:我对你图谋不轨。金忆夏:???啥?你说啥? 找孟念南捕头听罢,忙问:“什么消息?”“当日刺杀我的人服毒自杀,我二哥曾画了二人的画像,四处打听调查。花费了不少时间,才发现二人并非金城人士,而是隐匿多年,犯了多起大案的重犯。”捕头满眼震惊:“重犯?”“他们一人名为陆大勇,曾在冀州犯下张家杀人案。据说他是看上了张员外家的女儿,但张家不同意,他一怒之下,杀了张家满门,更是将张家小姐凌辱致死……其残忍程度,令人发指……此案已过去多年,可在冀州,只要被人提起,众人还是觉得胆寒。”众人纷纷感叹,倒是有人听过这桩案子,开始议论起来。金忆夏继续说道:“至于另一人,名为胡智。”“胡智?”捕头那两条漆黑的眉毛拧在一处,在脑海中搜刮了半晌,低声沉吟道,“我似乎在哪儿听过这个名字。”“想必捕头大人应该知道五年前贩卖少女的案子吧?”“筠州贩卖少女案!”捕头细长的眼睛睁大了些,这才猛然想起,“主犯是胡家兄弟,大哥名叫胡运,这个胡智是胡运的弟弟,当年他哥哥伏法,可胡智却逃脱了。”暗中有人说了句:“那这地上该不会都是朝廷通缉的犯人吧?”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