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章 孔北海困守朱虚县(1 / 2)
“景略还有何建议不妨一起说出来。”曹cao追问道。“我认为每位郡守每年同样可以向中央推荐三名平民参加考核,至于如何甄别平民的身份,只要三代之内,家族中无人担任官吏,皆可判定为平民,不过平民参加的考核,合格后,推荐的郡守可以得到奖赏,如果不合格,郡守受到的惩罚当小于推荐孝廉不合格的惩罚,这样可以防止一些郡守为了推脱责任不愿意推荐平民。毕竟大多数平民无论在经济上还是身份上都不如世家大族之人,这样他们从小的见识和阅读量大都不如世家大族之人,以至于他们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最大的发展。”王猛一针见血的说道。“景略之言合理,只要每年郡守在当地公开对想参与中央考核的平民进行一次筛选,然后将优秀的人才推荐给中央,落选了对郡守们的惩罚也不大。如果被中央选中,郡守们不但可以得到相应的赏赐,他们对于这些进阶的平民来说,就是举荐人,如同恩师一般。”曹cao点头说道。“虽然如此,但是平民的家庭之间也有贫富差距,如果有人贿赂当地的郡守拿到前去中央考核的名额,对于那些家贫的人来说同样的不公平。我们可以对参加考核的人进行评级,如果得到的评级是最低的一档,可以对郡守实行追加处罚。这样虽然无法绝对禁止贿赂的事情发生,至少能把那些没有才能却想鱼目混珠的人筛选掉。郡守再贪婪,也不会举荐毫无才能之人,这样对他们一点好处没有,反而可能因此丢掉官职。”王猛针砭时弊的说道。“哈哈,景略之言,句句说到我的心坎里。本来还想让你担任济阴郡太守,但是现在我还是想把你留在身边,时常听到你的教诲。”曹cao大笑道。“我亦愿意留在孟德身边出谋划策,不过我倒有两个不错的人选推荐给孟德,可以担任济阴郡和山阳郡的太守。”王猛淡然的笑道。“景略不妨说来听听。”曹cao不置可否的说道。“原扬州刺史陈温,在张角攻取九江郡不敌后,前来投靠孟德。此人当初在我们汴水之败后,无忌和子廉曾经前往九江郡的历阳县招募士兵,陈刺史对他们帮助颇大。而且他在扬州担任刺史多年,政绩斐然,颇受当地百姓的爱戴,说明此人不但治理地方的能力强,而且清廉公正,只要我们将之前的改革措施下达,他必能完成任务。另一位就是卫兹的长子卫臻,卫兄可以说是为孟德而战死,其子卫臻公正清廉,有乃父之风,作为一郡之守,绝对绰绰有余。”王猛举善荐贤的说道。“景略所言和我心中想法一样,我亦有心此二人。”曹cao大笑道。…………初平元年(公元190年)四月初八。曹cao任命原扬州刺史陈温担任济阴郡太守,卫兹长子卫臻担任山阳郡太守。又采纳王猛的建议,对自己治下的兖州三郡开始改革。除了如同幽州、徐州一般开始调低税赋,重申律法,又制定一系列的官员选拔政策。当官员选拔的方案被公布,整个兖州皆震惊。平民之中,人心震动,一些有才的平民子弟第一次看到出人头地的机会,而一些世家大族纷纷眉头紧皱。
虽然对于平民的选拔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,也没有直接的利益相关。但是官吏位置就这么多,如果平民阶层进入其中,占了一些位置,岂不是相应的他们世家大族的官吏位置就会减少?一时之间,整个兖州之地开始风起云涌。…………北海郡国,朱虚县。建武二十八年(公元52年),汉光武帝刘秀封自己的大哥齐武王刘演的次子刘兴为北海王,在北海郡建立北海国,定都于剧县。传到现在的北海王刘康手中已经经历七世,而如今的北海国国相,正是因为得罪董卓而被发配北海为相的名士孔融。一年前,因为董卓废少帝之故,在朝担任侍御史的孔融,大义凛然的和董卓辩论,言辞激烈,句句戳中董卓的要害。董卓心中愤怒,怀恨在心,但是忌惮于孔融的名声,不敢加害。于是将孔融明升暗降的转任议郎后,又暗中指使三公,将孔融举荐到贼寇最为猖狂的北海国为国相。北海国之所以盗贼猖狂,主要原因是境内并没有强力的官方武装,北海王刘康几乎无为而治,加上南边的徐州大力清剿境内的盗贼,徐州境内的大半盗贼一部分向西进入泰山郡,另一部分则逃往北方的北海郡国。当初孔融来到北海国时,北海国早已经被群盗攻破,北海王刘康甚至不知所终。孔融来到剧县后,以官方的名义召集溃散的士兵和愿意参军的百姓,对百姓宣扬群盗的恶行,又讲解军规兵法,cao练士卒。亲自书写信件向各方郡县求援,贼寇张饶率领二十万流寇从冀州南归,孔融逆击后不敌贼众,率领剧县的军民百姓南逃到朱虚县。之后收聚败兵,前来相投者甚多,一度达到四万余人。孔融留在朱虚县开始建造城池,设立学校,推举贤才,表显儒术。因为在朱虚县颇有政绩,取得了不错的名声,大家都尊敬的称呼其孔北海。不过,此时的孔融却忧心忡忡,他得到消息,北边剧县的贼寇张饶又开始蠢蠢欲动,得知他们朱虚县发展良好,又开始打起他们的主意。虽然孔融认为自己才华盖世,但是对自己的军事才能还是有自知之明。自从在剧县被贼寇张饶击败后,几乎就不再触碰军事,手下的士卒也都交给校尉们自己训练。“文举可是因为剧县贼寇张饶的大军烦恼?”主簿王修见到孔融忧虑的表情后,低声问道。“知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