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三十七章 论茶道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这可说不定。”明承见流云笑嘻嘻,胸有成竹的样子,便也配合着激萧光启一激。萧光启轻蔑的看了明承一眼,两个不知好歹的小子,不教训的你们灰头土脸,你们就不知道“妄”字怎么写。流云亦无视萧光启的轻蔑,知道萧光启崇尚茶道,她来杭州之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。“古人以为,茶可以散郁气,驱睡气,养生气除病气,利礼仁,表敬意,尝滋味,养身体,可行道,还可雅志,此谓之饮茶‘十德’,故而,历代社会名流、文人骚客、商贾官吏,佛道中人皆以崇茶为荣,尤喜在茶事中吟诗议事、调琴歌唱、弈棋作画,以追求高雅的享受,更有甚至,便如先生,由茶而道,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,学生自认愚钝,对此等精神上的超高修为无限敬仰,所以,求教先生,何谓茶道?何谓茶道之真谛?”流云虚心求教。这问题问的甚是广泛,对茶之道的理解向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并无标准的答案,纯属个人的感悟,流云提出此问,一来是想试试这萧光启的深浅,二来,希望能从他话中找出破绽,与他论上一论。萧光启一听,这小子对茶事倒不是一无所知,不过,小子口气好大,一上来就问多少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感悟的茶道精髓,他若答不上来,这小子定要是说他是徒有虚名,钻研了半生茶道却不知茶道为何,被他嗤笑了去,好……老夫今日便叫你长长见识。萧光启取下背上的竹篓,找了块石头坐下,双手拄着短锄,略一思忖道:“茶僧曾云‘一饮涤昏寐,情思爽然满天地;再饮清我神,忽如飞雨洒轻尘;三饮便得道,何须苦心破烦闷。’是以有‘道’与‘茶道’一说,所谓茶道,便是以茶为媒,在沏茶,饮茶,品茶的过程中,修养身心,陶冶情cao,学习礼法,品味人生,参禅悟道。老夫半生领悟,茶之道,皆在一个‘静’字。静则明,静则虚,静可虚怀若谷,静可内敛含藏,静可洞察明澈,体道入微。可以说‘欲达茶道通玄境,除却静字无妙法’。”流云一脸崇敬道:“先生高论,学生佩服不已,一杯清茗,一个宁静的氛围,一个空灵舒静的心境,可使饮茶之人在虚静中心灵空明与自然融汇玄通,得以悟道,‘静’确实是修习茶道的妙法,可是依先生所言,‘静’不过是修道之途径,并不能体现茶道之真谛呀?”萧光启抽了一口冷气,这小子一句话就点中他的死穴,不行,怎么能让一个小子轻易的就扳倒了?萧光启打起精神来对付,慢声道:“你急什么?刚才老夫说的就是悟道之途径,至于茶道之真谛,老夫总结为‘清,敬,怡,真’四字。清即为清洁、清廉、清寂、清静,饮茶之具要清洁,品茶之人心境要清寂,宁静,正所谓‘茶清如露,心洁如佛,清茶一杯,茶佛一理,茶禅一味。’敬”是万物之本,敬乃尊重他人,对己谨慎,人生如茶,空杯以对,才有饮不尽的好茶。‘怡’既是欢乐愉悦,身心健康,怡情悦性,怡情养生。而‘真’即为返璞归真,宁静致远,道法自然,守真养真,真茶真水,真情真意,真善真美。此四字可谓茶道之真谛也。”流云心中暗暗佩服,这回说的够全面的,似乎无懈可击,既然无懈可击,那就只有巧论了,略一思忖,开口道:“老子有云‘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。’道是可以被阐述的,但可以阐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。佛家也认为‘道由心悟’,如果一定要给茶道的真谛定下一个一二三四,反倒是限制了人的想象力,淡化了品茶之人用心去感受,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之感,正所谓‘月印千江水,千江月不同’,有的‘树枝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’,有的‘东船西舫悄无言,唯见江心秋月白’,有的‘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’,有的‘江云有影月含羞’,也有‘沉碧如洗’,也有‘水漾波光万片鳞’,同是一轮月,映像却不同,而,茶道如月,人心如江,在每个人的心中,都有对茶道各自的领悟和感受,学生以为茶道之玄妙就在于其千变万化,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……学生胡言,让先生见笑了,学生这就告辞,下山去,不再叨扰先生。”流云说罢作揖告辞。

明承怔怔立在那里一时反应不过来,他一直以为流云能得到阁老的青睐,只不过是讨了个巧而已,没想到她能说出这样深奥而玄妙的话来,这些话恐怕他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的,他这个做哥哥的真是汗颜呐!“承哥哥,走呀!”流云催促道,她这招叫欲擒故纵,以退为进,看萧光启那迷茫的神情,显然是陷入沉思,她百分之一百的确定,他会出言留她。“哦!”明承迟钝的反应着,流云说的好好的,说的连那萧光启都一愣一愣的,为什么主动认输要告退了呢?再说,阁老的信还没送出去呢!“承哥哥……”流云朝明承挤了挤眼。明承终于明白过来,感情流云在使手段呢!赶忙跟上,两人走出没几步,身后萧光启道:“两位小哥且留步,天热,老夫请二位进门喝杯凉茶。”流云和明承相视一笑,流云转身道:“先生刚才回答的并无不妥之处,学生甘愿认输,不敢叨扰。”只请他们喝凉茶,看起来萧光启心里还是不情愿哦!“哈哈,小哥,老夫自认所言并无不妥之处,但是小哥所言更为玄妙,蕴含禅机,引人深思,老夫已经很久没有遇到可以论道之人了,小哥且留下,老夫亲自沏一壶‘龙井’与小哥一道茗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