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年代猴赛雷 第33节(1 / 3)
海捞瓷,顾名思义,就是指从大海里面捞出来的瓷器。
华国自古以来就是瓷器出口的大国,英文名称中的“cha”,就是指瓷器。
可以说,在外国人眼中,华国就是一个瓷器之国。
在古时候,瓷器都是装在货船上面,经过海上丝绸之路,销往世界各地的。
但是天有不测之风云,很多商船还没到达目的地,就在半路上沉没了,连同里面装载的瓷器,一起成为了陪葬品,因此有“一艘船十个墓”的说法。
广州地处珠江和南海的出海口,在这里出现了海捞瓷,一点也不奇怪。
李蓁蓁好奇地把这个大罐抱了起来,还挺沉的,充满了西洋的风情,上面绘制了几个金发碧眼的西方美女,显然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喜好而制作的。
这件瓷器也许是在海水里面浸泡的时间太久了,表面的色泽有些暗淡。
李蓁蓁对着光线,探头看了看大罐的内部,果然在里面发现了,几颗还没有被清理干净的贝壳,用手探进去摸了摸,还粘得很牢固,掰都掰不掉。
李蓁蓁又去看上面贴着的价格标签,才1块钱,是港币。
这件瓷器虽然不符合李蓁蓁的审美,但是1块钱港币的价格买下来,也绝对不会吃亏。
这要是到了后世,一件这样的海捞瓷,至少也要七八十万了!
不过李蓁蓁并不打算买下它,不是因为别的,只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大了,太占地方了。
她今天两手空空地来,可不方便提着这么大一个罐子出门。
李蓁蓁摇头感慨,唉,六十年代的好古董多着呢,自己就一个人,是怎么也收不完的。
这时候,旁边的另外一个服务员,看见李蓁蓁对着大罐摇头晃脑地,以为她不满意,忍不住走过来说:
“同志,你要是不喜欢这件瓷器,也没有关系。那边还有很多呢,你再过去瞧一瞧,肯定有你喜欢的。”
李蓁蓁闻言抬起头来说:“哦?是吗?在哪里?”
服务员用手指着一个角落说:“外销瓷和海捞瓷都在那边,可多了!你过去看看?”
李蓁蓁漫不经心地走向那个角落,草草地扫了一眼,瞬间定住了!
这、这、这……这不会是传说中的元青花吧?!
元青花!!!
李蓁蓁的双眼瞬间迸发出一股惊人的光芒,忙不迭地走上前去,小心翼翼地取下这件疑似元青花的瓷器。
这是一个青花回纹大提梁壶,器型非常完整,没有一点破损。
上面绘制的回形纹路,充满了清真的意味,显然不是中原的审美。
这就很符合元青花的定位了。
因为大多数元青花瓷器,在元代的时候,就是出口到外国的外销瓷,其中最畅销的国家,就是中东地区那些清真国家了。
这种清真风格的青花瓷,显然就是为那些国家而准备的。
李蓁蓁又仔细地观察这件青花瓷上面的釉料,颜色非常浓艳,积釉处呈现出一种艳丽的靛青色,显然是用了进口的青料。
再看这上面白色的部位,非常光洁透亮,在白色中又隐隐透出淡淡的青色,看上去视觉效果很柔和,一点儿也不刺目。
李蓁蓁上手摸了摸这件瓷器的表面,手感非常地温润,就像抚摸着一件玉器。
但是这些特征,还不足以证明它就是元代的青花瓷,也有可能是明代的青花瓷。
要想鉴定出这件青花瓷,确实是属于元代的,还需要具备一个最重要的特征。
李蓁蓁拿着这件青花瓷,来到了大堂靠近门口的地方,借着外面的光线,细细地打量起来。
她越看越激动,越看越觉得这就是一件元青花!
只见在太阳光线的照射下,瓷器表面的青花纹饰,显现出一点又一点或紫褐色、或黑褐色的斑点,这些斑点都非常光润,有些甚至在光线的作用下,闪现出一种类似于金属的光泽!
这种金属光泽,正是元青花所独有的“锡光”!
元青花所采用的进口青料,成分是低锰和高铁,也含有硫和砷,并没有铜和镍,和其他任何朝代的青料成分,都有着明显的区别。
用这种青料烧制而成的青花瓷,就具有独特的“锡光”。
正是这种“锡光”,让元青花变得更加地清澈和深沉,仿佛活了过来,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。
看到了这个特征,李蓁蓁激动坏了,这绝对就是一件真正的元青花!
她又赶紧把这个提壶倒了过来,看了看底部的款识。
是一个印章式的款识,上面是一些奇怪的符号,李蓁蓁并不认识。
但她可以肯定地说,这是一种波斯文字,或者阿拉伯文字。
这个新的发现,更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上,证明了这件青花瓷的制作年代,就是元代!
元青花呀!那是多么的难得!
在李蓁蓁前世生活的那个年代,真正的元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