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页(1 / 2)
今天穆冰莹没进厨房帮忙,她让顾长逸去农场把沈先生和郝从云请过来,正好把车子也给开过来,然后在家里给他准备路上填肚子的东西。
来到父母房间里,打开床头箱子,拿了两块桃酥放进铝饭盒里,打开牛奶粉罐子,舀了两勺放进水杯里,添了点白糖,搅拌均匀。
再把牛肉罐头打开,发现是牛肉糜做成的整块,便用刀切成了片状,再去自己房间打开那盒精致的点心,拿了两块一起放进饭盒里。
觉得这些差不多了,感觉还少些果子,洗了一个苹果,拿起来梨的时候,本来不信任何玄学鬼话的穆冰莹,想起村里老人常说的出门不带梨,因为梨代表分离,她突然犹豫了。
但随即又想起小时候做的那些试验,最后还是洗了梨放进去。
准备好这些,觉得差不多了。
外面传来了动静。
穆冰莹走了出来,沈先生,郝老师,你们来了。
两位先生满脸喜气,穆冰莹本来还以为是在为她高兴,但仔细一看,发现那是一种由心跃上眉梢,能让他们一直弯曲的背脊直立起来的喜气,心头顿时一跳,是有什么好事吗?
冰莹,恭喜你们要结婚了。沈聪走近,没有压低声音,用这么多年非常少见的语气道:你郝老师平反了,即将被调回城了!
穆冰莹欣喜若狂,真的?郝老师这是真的?是要回报社吗?
回城等待安排工作。郝从云眼底不再是一潭死水,此时波光粼粼,我能被平反,就说明文学有了新希望。
穆冰莹激动地泪花都涌出来了,连连点头,是!没有错!郝老师你能平反,就说明压在文艺头顶上的那片黑雾,真的要被揭开了!文学和国家有了新希望!
你别激动。顾长逸心里暗自惊讶,两辈子都没见过媳妇这么激动过。
怎么了,怎么了这是?
全家人听到动静,全从厨房里跑出来,看到女儿热泪盈眶的样子,诧异不已,她们从来没有见过女儿情绪这么外泄过,也从来没见她这样大声喊着说话。
发生什么事了?董桂红上前顺了顺女儿的背,我刚听见平反,是沈先生平反了,还是郝老师平反了?
是郝老师。虽不是他自己,但沈聪一样高兴,就像他们刚才说的,郝从云当年站的观点完全与现世背道而驰,他能得到平反,说明真的有了新希望。
他们这些人平反回城是迟早的事。
好事,好事,郝老师,恭喜你了。
董桂红高兴归高兴,但还是不懂女儿怎么会激动成这样,难不成是想着以后进城有个熟悉的人能照顾着了?也不至于啊,只是刚平反,回城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,说不定还得她照顾人家。
王雨娟忙走了过去,郝老师,你这个老师当年还是莹莹费了不知道多少心思,磨了不知道多少力,求了不知道多少人,还把自己位置让出去,才把你推荐到小学里,你回城要是发达了,可别忘记我们莹莹对你这份恩情啊。
嫂子! 穆冰莹着急叫了一声,然后看向郝从云,郝老师,我嫂子说的话你不用放在心上。
要说有恩情也是郝从云对她有恩。
当初她那篇文章,写的观点比郝从云登在报上的观点还要直接,并且那时候她还没有用笔名,直接用的真名。
但是郝从云出事后,她却一丁点麻烦都没有,这说明郝从云提前把她的文章处理干净了。
后来两人相认,她也问过。
郝从云说国家难得还能找出来一个清醒的青少年,他自然是要保护好这棵希望的苗子,并让她不要放在心上,说这是他的私心,与她无关。
这怎么可能真的无关,村里农场是没有发生很过分的事,但是经常有从其他农场调转过来的人。
每当看到他们被折磨得不成人形,每当听到哪里又发生了让人痛心的事,每当听到农场里传来的哭声,她对郝从云的感恩,与日俱增。
对于国情,她没有能力去改变,对于同龄人被腐蚀的思想,她说不通别人,因为这件事,她也不会再去说。
但看着学校里还没成长起来,三观还没形成的孩子,她还有机会。
然而她的知识太浅薄,没有教师经验,无法真的能够将思想毫无痕迹融到教学之中,郝从云的功底就能做到。
所以让出小学老师这个位置,看似是在帮郝从云,也是为了村里孩子,出发点都是她的私心,绝对谈不上有恩。
就算扯到恩这个字,也是她在报恩。
郝从云突然朝着穆冰莹作揖,冰莹的大恩,我一直铭记于心。
老师!穆冰莹急忙避开这么大的礼,老师,你不该这样的。
郝从云露出一笑,他当然知道穆冰莹是什么意思。
饥荒年代,一个窝窝头都是天大的恩情,这些年来,穆冰莹不知道给过他多少个窝窝头,高粱的,玉米的,白面的,没有这一次次赠予,他一定坚持不到今天。
更不用说,他还能站在教室里讲课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