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灯会(1)(2 / 4)
带来的身份,要怪,怪不得旁人。
灯会喧闹,旁边亦有猜灯的游戏,奖品是一块上好的玉佩。
阿吉对那玉佩感了兴趣,月奴便也凑了过去,灯笼上的邓灯谜猜了七七八八,唯独留下一句不可解:孔雀可往何处飞?
月奴走了过去,阿吉歪着头看,往周围问:“上头写了什么字?”
旁边秀才模样的人回他,他只是点头,孔雀飞,听明白了,也听不明白。
旁边文人不停的讨论,从春秋扯到礼记,月奴沉吟了一会儿,将灯揭下,走到摊贩面前:“孔雀东南飞,汉乐府一诗如此言。”
摊贩将手一揣,笑道:“此诗广为流传,猜出来不算大雅。你可知晓孔雀为何东南飞?”
月奴一笑:“西北有高楼,上与浮云齐,自然只能往东南飞。”
一言既出,满堂喝彩,方才给阿吉念句子的文人亦鼓起掌来。
阿吉看着月奴含笑收下了玉佩,妥帖收好,放在了自己手中。他有些惊异的眨眨眼:“阿兄,你不是说你不识字?”
“我……”月奴一时语塞,不知如何回答。
幸好有旁边文人上来拱手道:“哪里是不识字,分明是有大才,在下贺兰羽,乃是进京赶考的举子,不知这位兄台姓甚名谁,是哪家公子?”
月奴有些迟疑,然后他看见贺兰羽的几个同伴亦笑吟吟的看着他。
终于,他的手握紧了又放开,笑道:“姓岳,单名一个时字,这是我弟弟岳吉,家中在京城做生意。”
他说罢,有些紧张,抓住了阿吉的手。
“岳兄,我们这些进京赶考的同伴,在荟萃楼订下了一桌酒宴,在那里吟诗作对,饮酒谈天,岂不快哉。你可曾有空?”
“有。”他点头。
贺兰羽善谈,一身金银,呼朋唤友,手中折扇上是自己绘下的山水,颇有当年宋徽宗的遗风。
他说自己是举子乃是自谦,谁都知道这时候已经开榜有名,贺兰羽乃是进士一甲的高才,他身边的诸人,亦是今朝的进士。
这是新朝的第一次登科,都是意气风发的天子门生少年郎。
月奴与他们上了荟萃楼的顶层,这是一个偌大的天台,中间歌女鼓乐不歇,从上往下看,便可看见京城一片灯火璀璨。中间的运河穿城而过,上头画舫游船不断,四处一片喧闹之声。
贺兰羽上了楼,便对诸人朗声:“方才终于有人破了孔雀灯谜,我将那人带来了!”
一声高喊,众人都将目光放在了月奴身上,阿吉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他身后,月奴拍了拍他的手臂,往前走去,点头应邀,坐在了一处坐上。
他背脊笔直,身材欣长,一双眉眼温柔清透,阿吉突然觉得,他与这些天下数得上名号的文人相比,也毫不逊色。
人群围了上来,纷纷与他言谈请教,分明是在十几人之中,却偏偏最能看见他,他当是最出彩的一个。
事到如今,他的面孔已经比往日要艳秀许多,眉目含情,眼波流转,但即便如此,在他身上也并非淫乱,而是另一番风韵。
不过,既然是阿兄,那多举世无双,也是应该的。
怪不得皇上那么喜欢他,只是阿吉也觉得,他若不是淫奴,跟匹配些。
可惜了。阿吉嘟囔了两声,往阿兄身边靠了靠。他们聊什么,阿吉听不明白,便低头吃酒菜。
倒也快活。
月奴与诸人交谈,不过三两句话,贺兰羽便对其心悦诚服,坐在了他的身边,非要与他结交一番。
“你既然有这番学问,为何不进京赶考,也求一番功名?”贺兰羽道:“以你的本事,拿一个探花郎也未可知。”
“我……”月奴苦笑,不知如何作答,这一下的确给他问的发蒙。
贺兰羽想了想,又问:“难不成,你是什么皇亲国戚,不必科考便可入朝为官?”
月奴握着酒杯的手在上头轻轻摩挲,想了想摇头:“并非如此。”
贺兰羽还想再问,旁边的一个同伴李衍笑道:“贺兰兄,今日灯会,规矩便是不问来处,你何必如此苦逼岳兄,他是皇宫贵胄也好,平民百姓也罢,不过结交个朋友,你不要追根究底了。”
贺兰羽嘿嘿笑了两声,端酒道:“说的也是,今日不问来处,是我无礼,在此赔罪。”
李衍斜靠在案上,拖着脑袋道:“赔罪便好了?不如赔点别的,岳兄,你是不知道,贺兰兄家中有一小妹,样貌算得上天姿国色,又通文识字,文学不比男子差。只是心高气傲脾气不好,非无双公子不嫁,我们几人之中,就算中了榜眼的刘兄她也看不上。贺兰羽,不如你将小妹找来,与这岳兄见上一见,说不定赔了罪,也结交了人,还少了你娘亲的一桩心事。”
月奴哑然,刚想拦,就看见微醺的贺兰羽腾一下站起来:“说的是啊!我小妹今年十九,夏天便到二十了,再不嫁人,我娘怕是要睡不着了。你们等着,我这就去叫她。”
“贺兰兄——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