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乡(八) 拿的是荒野求生剧本吧(1 / 3)
用过早食不久,三辆车准时抵达客栈楼下。除了刘氏兄弟,还有刘三受言问拙所托寻的相熟的一位同行。
白客带着契书同车夫去各个商铺取货,约莫半个时辰后,二人满载而归。
所有行礼俱已安置,众人上了刘三的车厢坐好。长鞭一挥,驴车吱呀吱呀地朝镇外驶去。
过了镇门关口,宽阔的青石板路逐渐变成土路,两侧的繁华楼舍亦转为郁郁青山。除了白偌,余下三人都是未曾见过乡野的,正掀开帘子对着窗外满目好奇。
这个点对于赶集的人来说算是很晚了,但依旧有三三两两背着竹篓的小哥结伴而行。对上车内众人的视线时,小哥们呆了呆,待驴车远去后才红着脸回首目送。
“好像起风了。”
言问拙放下帘子,神态自然地挡住了温宴的脸。
“这天,哪来的风呀。”白客以手做扇扇了扇,后背被白偌暗暗戳了两下。他抑扬顿挫地“哦”了一声,看到对面的黑脸猛然闭嘴。
正同温宴说话的言问拙嘴角抽了抽,恨不得扑过去缝上他的嘴。
原来,是酸动,不是风动啊。
“刘三哥停一下!”
刘三收缰停车,求生欲极强的白客揣着一包烧饼溜下车厢上了辕座,热情地同他打招呼。
“白小哥,你不去里头坐,跑我这来干嘛?”
白客啃着饼,支支吾吾:“哈,哈哈,我出来透透气。”
走了一人,车厢里的气氛更显诡异。三人无言,言问拙望地抠手,温宴正襟危坐,对现下的状况有些无措。
白偌暗自摇头,不开窍的儿子是指望不上了。他正欲开口说点什么,马车一阵颠簸,外头传来白客的呜哇乱叫。
言问拙抱住倒在他身上的柔弱相公,圈着他的肩膀关切问道:“相公,没磕到吧?”
温宴靠着他,微微摇头,目光转向对面的白偌:“父亲呢?”
正看得津津有味的白偌咂舌,忙摆手道:“没事没事,我抓着垫子呢。”
车外的刘三大声解释:“郎君们,接下来路多颠簸,可要坐好咯。”
言问拙护着温宴的手臂紧了紧。
温宴背靠车壁倚着他,驴车时而颠簸时而平顺,言问拙的手却始终不曾放下过。除了怕温宴磕碰到,也是心底存着一股占有欲作祟。
但温宴并不出声提醒,聪慧如他自然能猜到对方在闹什么别扭。
容貌是天生的,他自己并不是很在意这副皮囊颜色。只是从未想过有朝一日,竟会因此给身边人带来烦扰。温宴只能默默用行动迁就言问拙,希望能宽慰他一二。
白偌望着相互依偎的二人,低头无声勾唇,脑海中小人欣慰地咬手绢。
儿子长大了,开窍了。
小客呀,外头还有位置吗,再带上我一个吧!
驴车在乡间土路朝暮云山一路摇晃,时有认识刘三的村民朝他打招呼,问他要去哪。
刘三随口答了句去暮云山下的庄子,周遭人当即眼睛一亮,白客分明看到他们眼里的八卦之火在熊熊燃烧。
那些直白探究的目光落在白客身上,心大如他都有些不自在起来。
这庄子一定是很了不得的,不然怎么看上去人尽皆知呢。
白客搓搓手,一时又多了几分期待。
穿过人间烟火,随着驴车进入村道深处,附近房舍逐渐稀少。在转过一条小路后,一排红色高墙映入眼帘。
坐在车外的白客是第一个见到房子的,不由发出一声惊呼:“到了到了!”
刘三拉紧缰绳,车子还未完全停稳,白客已经跳下车跑到大门口。
斑驳的红漆与生锈的铜制门环,都昭示着庄子曾经的风光与现下的落寞。但这并不是重点,最重要的是,那门上挂着一把大铜锁。
言问拙搀着温宴父子下车,见状不由面面相觑。
据说这庄子一直是有安排人打理的,难道现下恰好人不在家?
白客不死心,用力扣响门环,掐着嗓子高声喊了几遍“有人吗”,贴着门缝的耳朵依旧听不到任何动静。
此刻已近晌午,正是烧火做饭的时候,若人锁上大门外出,只怕一时半会儿回不来。
温宴朝车夫们拱手致歉,大家都知道他是有功名在身的,连连摆手不敢受礼。言问拙取出早上打包的一袋大肉包,每人分五六个,只道先就地解决温饱问题,再寻个人打听情况。
众人散到树荫下纳凉就餐,这时,远远走来一个提着猎物的短打大汉,言问拙急忙喊住他。
猎户听完他的自我介绍,见一群人殷殷望着自己,有些不好意思:“这庄里的温老伯多年前便去世了。”
似是想到什么,他的脸上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:“你们若是这庄子的主人,还是先去村长那吧。”
“这位大哥可以帮忙带个路吗?”见对方犹豫,言问拙掏出一串铜钱欲塞到他手里:“初来乍到,有劳大哥替我们在村长面前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