媚上欺下的王大人(1 / 2)
说起京城王大人,二十年前,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可现在说这位大人到底是何方神圣,还得先讲起青山庙。
那年冬日下老大的雪,有钱的在屋里热热乎乎坐炕上,没钱的一家人挤在一起关紧门窗防风,路上也跑不了车,骑马骑驴都费劲。
王大人偏不,他心思多。凡是大人物,哪个不是心眼比针孔的,天寒地冻,他独身跑到青山庙,在庙里跪了个一天一夜。许是平日里信徒多多,这日仅他一个,佛祖还真显灵了。
您猜怎么着,佛祖原本黄铜覆身,那一日竟然化铜为金!这金身神像一出,龙颜大悦哪,圣上都去拜了青山庙,原本没几个人的小庙现在改了名儿,姓黄了。王大人自然是飞黄腾达,在吏部那是如鱼得水,浑水摸鱼,王家发了大财!连王大人不成器的大儿子都当了个四品大官哪。
可是您想,王大人平日里媚上欺下作恶多端,佛祖明鉴,哪能叫这般害虫迷惑了圣上,第三年,那黄金佛像又变回黄铜,王大人也因此……
哎,没死没死,这事儿,您听我讲啊。
这墙倒众人推,王大人这害群之马,可不得众人骑嘛。
关押平头百姓的牢狱,跟看守达官贵人的牢狱,哪能相比呢,您想,百姓毋有出头之日,大官可能一朝翻案东山再起啊,牢头跟守门的又不傻,上头长久没下令,哪敢真的把王大人怎么样。
众人骑是怎么回事,那可有意思了。
王大人进去之后,他儿子最先去看他。王少爷大家都晓得,在醉香楼里一掷千金买美人一笑的那个,一身皮相端的是风流倜傥,内里是个酒囊饭袋,可没出息了,只会呜呜哭,又叫人送了好些东西给牢里,如被褥佳肴……您说的是,这自然什么也没送进去,牢里哪是享福的地儿!
第二日去探监的是冯将军,按说文武之道互不相干,也着实要避讳,可是冯将军何许人也,膀大腰圆,手掌有人脸盘大,乱军中一拳打死贼首,收地三百里,正当圣宠,大摇大摆就进去了。
唉呀王大人,那年三十岁,当官的不种田不割草,三十岁比地里十几岁的小伙子还嫩。冯将军没赶人,牢头跟下手在原地动都不敢动,王大人穿的还是那一身绯红官服,上头没人下令,底下没人敢扒嘛。
王大人好身段,腰细得,能比江南小娘子,鲜嫩多汁,在场的有五六人,眼睛都看直了,这下真是落难凤凰不如鸡。
冯将军快要把人搞烂了,又丢在地上,要人给他换上牢服,王大人是动也动不得,哪还有风光无限的样子!
按说,牢里一日也就一餐,沐浴是万万没有,犯人多是生疮溃烂的,等出来也不成人形了。王大人毕竟受了优待。冯将军是什么个意思,谁晓得呢,还要人给他洗了澡好吃好喝伺候着呢,只是不放人。
王大人关了六个月,除了王少爷三天两头来看,再就是冯将军隔三差五来骑,要说碰上,居然真没碰上过。
风声早就传出去了嘛,王少爷哪可能不知晓,他知晓也救不出人来,只能避开。王家自从王大人入狱就分了家,现在是王七爷管事,王七爷跟王大人不和,王大人这一家就分得只剩下王少爷跟几个家奴。
关了半年,还没开始审,这是谁的意思,明里暗里都有人猜,王大人到底怎么处置,到底没个定论。
冯将军过了冬就回漠北守城墙,来得少了。一日牢头得令,要所有人守在门口不准睁眼,王七爷提着饭食进去探望,没过多时,王大人却叫起来。
王大人叫起来,那真是……不准睁眼又如何呢,傻子都知道里面在干什么,干王大人呗,七爷带的东西多,说话管用,王大人穿的囚服要都比别人干净舒服,冯将军走后,王七爷便成了常客。
王少爷不敢见冯将军,却敢见王七爷,毕竟是一家人,七爷是王大人七弟,王少爷要叫叔叔的,两人在狱里碰上面。
七爷办事是不准叫人看到的,王少爷十六,年轻气盛,两个人把王大人搞得,进去收拾的人看见了,眼珠子都不转了。
您别说这一家人,一家人嘛,哈哈。
王大人关到第二年开春,快入夏时候,忽然说不审了,哎,给人重新穿上红衣,官复原职了。
要说为什么官复原职,也没个准头,青山庙里那尊佛,一没变色二没施法,只是让人围了起来,再不准叫人进去。
王大人一回家,七爷就倒霉了,王少爷照旧去青楼花街不管,七爷却是犯了什么家法,打得要死,城西李大夫说肋骨断了三根,髌骨算是废了。
王大人是有手段的,京城不兴捐官,往时只有南方和边地敢收钱,王大人一复职,七品以下芝麻官全蹦哒出去,银子大把大把进来,哪晓得他怎么做的本,查来查去,监官硬是没找出半分漏洞,说王大人跟御史也有一腿的,不过不是在牢里,没人亲眼看见,按王大人那个骚劲儿,约莫可以当真。
冯将军在北边打仗,打赢了也没再回来过,一直到战死,他有五个儿子,最小的那个病病歪歪反而留了个种,其他的都没活下来,北狄打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