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山河祭-1(仙人领路、恶龙睹目)(1 / 2)

加入书签

又是一年十月十五下元节,最宜修斋设醮、享祭祖先。每年此时不仅是水官诞辰,亦是东境山河,国祭大典。

这一天,东境之中,岐国疆域所有万象镜,只会显现同一副画面,便是晏京皇城内的山河祭景,大祭之日,不论高低贵贱,不论仙凡之别,君民同心、邀仙共祈。

祝颂大岐山河永定、国祚永昌!

为护岐帝安全,为保大祭顺利举行,帝都一应防护规制都提到了最高,岐都晏京,升起遮天穹罩,外城九门具闭。

内城城区戒严,富商贵胄们闭门墐户,这些在东境身居高位的顶层名流们,坐拥岐国最好的资源,平日里纵享淫乐,向来跋扈恣意,在这一天里却也不得不收敛心神,小心做人,老老实实得同外城平民们一般,观看万象镜中年年都有,年年照旧,从无新意的山河祭典。

治大国犹烹小鲜,讲究火候,有松有紧,张弛有度,是为真理。

岐帝治国有术,御下如神,便是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,外城城区就不如内城管制周密,占据晏京人口五分之三的平民百姓三三两两得聚在一起观看大祭。

酒肆茶楼日进斗金,空座难寻,四处是飘带彩旗,辉灯礼乐,遥祝赞颂,热闹非凡。

这些人自然是岐国最忠厚诚恳的子民,亦是岐帝最狂热的拥护者,远比内城里富足的“官商老爷们”懂得知足感恩,他们虽然向往内城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,却也切实窥见过城门外抱团群居,如牲口般浑浑噩噩度日的“底层贫民”,那些人每天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,连“活着”都算勉强,比起他们,晏京百姓们自然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无比满足。

至于那些被无情隔绝在城门外,甚至不被“穹罩”容纳庇护的下等“蛆蝇贱民”,为饱口腹已是精疲力尽,能不能见到明日朝晖都尚存疑问,谁会在乎他们的死活。

不过朝生暮死一群蝼蚁,他们所作的贡献实在不多,牢骚埋怨却堪比虫蝇,岐帝从来不屑得到这类废物们的“微末民心”,没有他们,岐国山河会更加“繁荣昌盛”。

同一座城池,却呈四级分化,皇族贵胄主持大祭,富商官宦战战兢兢,平民百姓遥祝喝彩,贱民奴籍尸居余气,四种完全不同的生态共生于同一片天幕之下。

何其荒诞的天子座下、岐都晏京,何其荒诞的国之重典、山河大祭。

“这……这是鉴观君?!”

“今年大祭竟是请动了鉴观上君,天佑我大岐!天佑我大岐!”

堂中巨大的万象镜“仙云缭绕”,镜中,风拂仙銮,车内青衣上君阖目养神,仙袖缥缈,仙姿卓绝,神剑穿云伴身,三尺锋锐,凛然如冰。

上玄仙门鉴观君,境入化神,执掌仙令。五境天下罕有敌手,从来高居云巅,不肯轻易“出世”。千百年来在三国争斗中始终不偏不倚得保持绝对中立,这一次却明晃晃得出席岐国山河大祭,其中深意不言而喻。

也难怪岐国百姓如此喜不自禁!

鉴观君的态度便是仙门的态度,鉴观君的言辞便是天谕!圣上所言果真不虚,天命终归于岐!

“老朽活到今日,可从未见过这么多仙君同时下凡啊!”

食肆中,羡煞声次第响起:“可不是!上仙们风姿蹁跹,各个灵秀丰韵,不染尘埃!”

伴着浑厚祭钟,肃穆祭乐,鉴观上君仙驾之畔簇拥着数十人的仪仗,清一色的月白衣袍,衣袂翩跹无风自飞,这些仙气飘飘的小仙君们,行走带风,整齐划一,身姿轻盈,几乎看不见靴底触地,分外赏心悦目。

仙使开道,何其壮哉。

又是一声祭钟震响,惊起銮铃清越呤呤,万象镜中,天子六驱车驾,奢丽湛露,金耀四射,敢争日辉,六匹瑞兽麒麟拉车,金鳞熠熠,并驾同行。

紧跟其后便是太子、与诸位皇嗣车架,虽不及帝驾奢华却也足够迷人眼目。

皇室贵胄、文武百官,天子翊卫,组成的祭典队列,声势赫赫足有数百人之多,集结了岐国乃至五境,仙凡两边权贵巅峰。

祭乐渺渺,祭钟铛铛,浩荡仪仗渐行渐远,万象镜中一湖静水豁然开朗。

晏京之中最闻名的景色当属碎金泊,日光下如一池金水,细闪珠光,恰如碎金其名。

这碎金泊美则美矣却还是远远不及皇城内,那池神秘的镜镇湖来的瑰美玄妙,只不过这镜镇湖深入皇城,上承极庙,乃晏京绝不可踏足之禁地,一年只能欣赏一次,还只能通过万象镜远观,也算遗憾。

镜镇湖中左右各立一座持剑神像,灵石巨剑,锋刃朝下深入湖中不知几丈。

男女神像均是垂首低目,注视着池底深渊,交握剑柄的双手拢紧,手背上湛露的青筋都一根根雕刻清晰,似乎在竭尽全力压制着池底什么东西……只是这湖面四季如镜,春夏不涨汛,秋冬不结冰,冽风拂过都不起波澜,哪里会有什么不得了的邪物作祟,何况这可是皇城之内,极庙所在,这天下什么样的邪祟敢有如此胆量挑战紫运龙气?就算湖底真有什么,那也只能是神瑞之物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