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【亮玄】至此一生(1 / 2)

加入书签

历经大大小小的战争之后,刘备终于带着部下闯入了汉宫,解救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汉庭,他听从诸葛亮的建议,谢绝了皇帝的敕封,陪着他回了草堂。

看着久违的草庐,刘备觉得这一生从未像现在这般轻松快意过。

这么多年走来,识破多少阴谋诡计,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,和死亡无数次的擦肩而过,筚路蓝缕,终究不负当年志向,和部下一同建立了理想中的天下。

如今回到南阳,竟觉察不到岁月变迁,山中一点也看不出变化,依旧是当年林海茫茫,泉水叮咚的样子,草庐坐卧在竹林深处,依山傍水,幽静无比,只能听得偶尔三两鸟啼虫鸣声。

身处这样的世外桃源,即便是已然见过天下美景的刘备也想驻足欣赏一番,可考虑到身边人回到故土的激动之情,还是加快了脚步往大门口走去。

诸葛亮年轻高大,快走几步,笑吟吟的替刘备开了门,羽扇在手中打个转,躬身行了一礼,道:"主公请。"

刘备瞥了他一眼,也没推辞大步入内。草庐结构简单,一进门,就看到一张熟悉的桌案,正是他二人当年隆中对时所坐的地方。背后是一扇窗,挂着明黄色流苏纱布窗帘,窗外正好能看到屋后小溪。右侧是诸葛亮的寝室,被一面绣了绿竹的屏风挡了起来,隐隐约约看不清楚,因多年未有人造访,屋内家居已经落上了厚厚一层尘埃。诸葛亮用羽扇拍打拍打床榻,长袖擦了擦面上的尘土,绣工,布料都为上称的白色衣裳粘上了灰灰的一块,他也浑然不在意,拉过刘备,让他在清理过后的床上坐着,自己则是找来了布巾水盆打扫起来。

刘备看着他忙碌,也有些闲不住,道:"孔明,我也来帮忙吧。"

诸葛亮闻言,看了他一眼,皱起了眉头:"主公万金之躯,怎能做这等活计。"

"我少年时尚且织席贩履为生,后来又征战沙场,尘土里打滚惯了,"刘备笑道,"不过是一个粗人罢了,又不是娇生惯养的贵公子,哪有什么万金之躯的说法。"

"在亮眼里,主公是老天托付的贵人,是上苍赐给乱世的明君,说是万金之躯一点也不为过,况且,"诸葛亮看着他,神情不明,语气突然转为晦涩:"主公是亮此生心仪之人,亮内心极想爱护,珍惜主公。亮较主公年轻力壮一些,做这些事,也是心甘情愿。"

心甘情愿,心甘情愿,只有诸葛亮自己才知道,他有多么愿意为刘备做这些事情。毕竟在很久很久以前,久到他自己都有些恍惚,有那么多个年头,他日日夜夜,辗转反侧,泪水沾湿了衣襟,所求的不过是能再见这人一眼,再为他出谋划策一回,即便登时死了,也无所谓后悔,可第二天醒来,也只能见到堆积如山的公文,和一个冷冰冰的灵位。如今终于得偿所愿,这人就在眼前,叫他做什么,内心都甘之如饴。

刘备听他毫不掩饰的情话,面白如玉的脸上控制不住的飞了霞。内心暗自感叹这人,在他们初见面时至今,于军国大事上就态度强硬,说一不二,且事事护着自己,生怕自己磕了绊了,伤了痛了。可他作为沙场武将,哪有不受伤的道理?每次受伤时,这人都脸色苍白,神情恐惧,好似天塌了一样,到如今上了年纪,更是变本加厉,连重活都不舍得让他干了。

但到底也不愿抚了他的意思,刘备还是选择乖乖坐着打量起室内陈设来。诸葛亮在军中时就以生活简朴着称,不爱奢华,此时也体现在了这草庐之中。屋内家居不多,井井有条,只一案几,上有一个已熄灭的熏香炉,一张床榻,一面屏风,几个立柜,陈列了碗筷,茶杯等,他在未出山前,向来爱好田园生活,经常耕作,因此窗外挂了几捆风干的麦穗,除此之外,再无其他。

刘备目光被放置在案上的香炉吸引了过去,虽然蒙上了灰尘,但根据花纹颜色,也能依稀辨认出是当年他与诸葛亮对坐谈论之时燃的那鼎。此情此景勾起了他一些有趣的记忆,笑着道:"孔明,说起来,"

"嗯?"诸葛亮闻言停下手中活计,转过头,也噙着笑看他。

"当年我来南阳求贤访士之时,听人说你高卧隆中,是一个大才,当时还以为请你出山得来个三四次,万万没想到一次就说动了你。"

诸葛亮一听,内心不免惊疑不定,暗叹主公果真慧眼,若事无变故,当年,也确实理应是三顾茅庐。

但他面色不显,维持着笑容,道:"没想到主公这疑惑,憋了这么多年啊。"

"可不是,这件事说起来,真是顺利的出乎我意料之外,我当时还想,"刘备揶揄他,"这传说中的卧龙,莫不是早对我芳心暗许了,专程等着我来呢。"

虽是玩笑之语,可对于诸葛亮来说着实不假,可不是芳心暗许吗,自己许了一辈子还嫌不够,即便重来一次,也还是一头陷了进去,五丈原,带着未能实现愿望的遗憾,原本以为这一生也就走到尽头了,可转眼间睁开眼,竟发现回到了当年隆中,他的书童立于屏风外,正言及:"刘皇叔请求见先生一面,不知我该如何答复?",内心的难以置信与喜悦,让他一下子从床上跳了下来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