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441章分道(1 / 2)

加入书签

灯会的有趣之处很多。

这两年随着长安重启上元灯会,地方上很多城池也跟随在后。

当然了,一般的城池是不会费这工夫的,那需要财力物力的支持,你在这里糜耗许多,那就得从别的地方补回来。

朝廷是有显示承平已至的心思,可却不会支持这种浪费的行为,以如今大唐的国力也耗费不起。

所以说能够举行上元灯会的城池名单里面,只有那些大城才行,比如说洛阳,晋阳,江陵,扬州,成都等地。

而长安作为京师,上元灯会从各方面来说,肯定都是首屈一指。

办了两次之后,因为朝廷对此态度宽松,花样也越来越多。

比如说今年灯会的街道两侧,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摊贩,有的卖些吃食,腌菜,有的则卖些小灯笼,供人提着前行,还有一些别致的小玩意等等等等。

之外那些百姓们的议论没有错,卖这些东西的都是穷苦百姓,稍微有些产业的人家,便不会大冬天的来受这等苦楚。

当世人们的商业头脑没那么花花,只有那些挣扎求存的人们才会舍得下这个脸面,受得了这个寒苦。

…………

皇城之中如今住进了一些人家,还有不少府邸荒废。

今年上元佳节,官府就把街道两旁的空置府邸腾了出来,供人们休憩避寒所用,办的已是十分周到。

比如彩玉坊的青楼得到官府允许,今年大举入驻灯会。

他们不差银钱,聚起来商量了一下,还要选出灯魁,花灯的式样那一定要花费不少心思,娘子们才艺展示也是重头戏。

天寒地冻的时节,又不能把楼里的娘子给冻坏了,便想了些办法。

筹资把临街荒废的府邸赁下,让娘子和从人们轮流进去喝些热乎的汤水,暖暖身子。

官府有鉴于此,便在皇城西边给他们专门弄了个地方。

为免招引的人太多,发生踩踏事件,长安令衙派了衙役给他们维持秩序,花费自然是要青楼来出,不用官府承担。

这主要还是去年眼瞅着商事日渐兴盛了起来,朝廷的政令也是一个连着一个,就算没有明说鼓励商事,但大家都看的出来,对商人的管制是越来越松。

所以彩玉坊的商家也就受到了些优待。

而且朝廷主办灯会,也想让灯会更热闹一些,这不但是朝廷的意思,还有皇帝背书,目的是如此的明确,那下面的人办起事来,也就不用顾忌太多。

…………

如今皇城中的人家大多住在朱雀大街的东侧,西边则只有三家,吴王杜伏威的府邸就在皇城西边靠近城墙的地方,和成国夫人府一东一西遥遥相望。

左为贵,右为卑,人们在乎这个,以太极宫为准,东侧的人家就多,住西边的人就少。

只是今晚西边就比东边热闹的多。

彩玉坊的小娘子献艺于长街之上,是个男人不都得去瞅两眼?

当然了,东边要贵重一些,官府衡量了一下,不能厚此薄彼,便在东边举办了些诸如灯谜,投壶,杂耍,角搏等节目,俨然一副打擂台的样子。

而正中的朱雀大街之上,则是京师各个部衙制作的花灯。

因为去年这么弄过一次,各个衙门的人也都熟了,花灯式样翻新,上面还都带着各衙的明显标记。

比如太极宫承天门之前摆着的就是中书的花灯,足足摆出去两里多地,上面密密麻麻写的都是唐典的律令条文,承天门两侧还摆着两个研判天官。

一下便把尚书省和门下省挤的没了影子。

…………

李义琛兄弟三个走在朱雀大街之上,听到些言语,没一阵就有了分歧。

李义琛想沿着朱雀大街一直走去承天门,他在长安县各曹轮转,正在熟悉各种朝廷法度,自然对长安各部衙的花灯比较感兴趣,过后也要跟同僚们讲一讲,接不上话可不成。

李义琰则想去东边,那里有诗词歌赋等着他,听说还能去高门大户中观览,机会极其难得。

李上德拽着两位兄长,他想去西边看小娘子献艺……

好嘛,三兄弟各有憧憬,竟是完全对不上路数。

李义琛无奈的道:“灯会刚刚开始,倒也不急于一时,要不……先去西边瞧瞧?”

李上德欢喜的点头,李义琰瞪了亲兄弟一眼,“大兄总是顾着二郎,那边淫声秽语,没的污了耳朵,孔师晓得了,也定要教训咱们。”

李上德不满意了,心里先就道了一声言不由衷,兄弟三人当中就李义琰已经娶妻生子,但在河北的时候,也不是没有去参加过文会嘛,还曾给个女子写过诗呢,装什么正经?

当然了,这些话他也只敢在心里说说,在两位兄长面前不敢宣之于口。

嘴上只是嘟囔着,“只要兄长莫要告状,孔师怎会知道?再者说了,咱们若是去的晚些,那些人都被冻的回去了,那多可惜?”

李义琰揣着手,觉着弟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